小儿麻醉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小,在临床中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但小儿的抵抗能力尚且很弱,发育不成熟,在进行麻醉治疗时还有许...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小,在临床中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但小儿的抵抗能力尚且很弱,发育不成熟,在进行麻醉治疗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
  小儿麻醉时的用药原则如下:①能少不宜多。给药的基本原则是给药剂量能够满足麻醉需求的最少剂量是最合适的剂量。在临床应用中,一些医护人员为追求麻醉效果,错误地选择“宁多勿少”策略。过多用药不仅无益,而且可能带来循环波动、呼吸抑制、各种毒性反应以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②能慢不宜快。人体适应或者代偿血药浓度变化总有一个时间差,血药浓度过快升高,就可能让机体存在短暂失代偿状态。麻醉医护人员药边注药边查对药物、边注药边观察患儿情况,这样可以尽早发现人为给药失误及药物的毒性过敏等不良反应。③能预先不滞后。在临床麻醉中,经常出现滞后性的处理等实属无奈的补救措施。麻醉医生在日常要预先做好麻醉处置保障。准确、预先地用药,不仅可以让麻醉更加平稳、外科手术更加顺利,也有助于训练麻醉医护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全面提升麻醉医生的综合素质。
  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访视患儿及家属,对麻醉流程进行说明,以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在良好的心境下进行手术,可有效规避不必要的手术风险。麻醉师要尽量调整患儿的心情,让患儿能够信任自己,提升他们的治疗配合度。对于情绪易变的幼儿来说,麻醉师需要与他们多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
  为了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或误吸等现象,手术前要禁食、禁饮。对于患儿而言,他们新陈代谢快,体液流失迅速,如果过长时间禁食、禁饮,很容易造成患儿脱水,甚至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现象。因此,患儿禁食、禁饮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同时,医生还要做好术前的用药工作。对患儿的用药,要根据手术需要给予针对性用药,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用药也会不同。一般而言,新生儿基本不用镇静类药物。如果儿童因焦虑不好控制时,可以肌肉注射鲁米那,或咪达唑仑,而对于呼吸受抑制的患儿,绝对不能使用镇静类药物。
  患儿全身麻醉常用的方法就是气管插管麻醉,这种方法在口腔与头颈部手术、颅脑手术、因紧张不配合的手术、危重患儿的手术或者特殊体位的手术中较为适用。麻醉诱导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吸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静脉、肌肉给药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有些患儿由于饱胃,或者有胃反流的可能,不能采取吸入的方式,只能采用静脉给药。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静脉开放与通道维持比较困难,特别是年龄很小的患儿困难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师可以先注射氯胺酮与咪達唑仑等,等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再开放静脉通道。直肠给药药效来得很慢,还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在进行器官插管时,由于患儿的生理结构较成年人有所差异,插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极高,若不能有效处理会导致出现喉痉挛等。一定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一般情况下,6岁以下的患儿使用的导管不带套囊,6岁以上患儿才使用带套囊的导管,已达到防止漏气的效果。麻醉维持是确定麻醉工作效果的关键步骤,采用联合吸入麻醉的方法,在静脉麻醉的基础上利用肌松药进行深度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后,麻醉师需要将预后工作考虑周全,等待患儿苏醒后将气管拔除,同时需要确认患儿的各种机体反应。拔气管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患儿的供氧情况,做好患儿口腔清洁,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净。
  在基础麻醉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对于一些小手术,如包茎、拆线、腹股沟斜疝等,可通过基础麻醉来进行处理。为患儿肌肉注射氯胺酮每公斤体重4~6mg,维持30min左右,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公斤体重1~2mg,维持10min左右。医护人员需注意如下事项。①行麻醉前,需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净,用药物阿托品等即可达到目的。②面罩、气管插管等用具需要提前准备好,同时准备牵引器,以便清除分泌物。③在吸氧时,要使患儿保持背后垫高、头部后仰的姿势,以便呼吸顺畅。④在使用麻醉性镇静药物的基础上行基础麻醉,患儿会有出现呼吸抑制的可能性,需要提前预防。
  总而言之,小儿麻醉时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细心引导,提升他们对治疗的配合度,减少操作安全隐患及风险。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0-07-27 09:50)